书法最终比的是个人心境、修养与学问

    ---
      书法长期以来更多被文人当作书斋里赏玩消遣的一种方式,自娱自乐的成分多一些,古代并无比赛这种形式的活动,展览也是极少。古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如《兰亭序》、《祭侄文稿》等等,可以说目前为止,今人并不能超越古人这些作品。一件在永和三年随感而发的《兰亭序》,在当时谁曾料到,不经意成了永恒,世代尽得风流。古代的贤达人士,兼及多种身份,多数把书法当作跨界的余事,他们却不改初衷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养,在无意中创作了不朽的佳作。当然,要成为书法大家人品也是很重要的,“心正则笔正”、“学书先学做人”。如至今仍在津津乐道的“宋四家”蔡京、蔡襄争议之说,在蔡京活着的时侯,或许就没想到,后来因为他的人品不好,人民宁愿选择书艺稍逊的蔡襄忝入“宋四家”,使后者名垂千史。南朝梁沉约《奏弹王源》:“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 宋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人品靠自身不断修炼,内心世界跟着不断升华。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启迪的作用。某日,东坡问佛印法师:“你看,我象什么呢?”佛印微笑曰:“我看你象佛啊!”东坡又戏曰:“我看你啊,象一堆牛粪。”佛印法师不答,面带微笑。东坡有些自得,回去便和苏小妹吹嘘了一番。小妹听着笑了:“你傻呀!佛家说自己内心是什么,看别人就是什么!人家大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人是佛。你看人家是粪便,那你心中又是什么?”东坡居士恍然大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孤傲和浅薄。从此,他学会了尊重、宽容别人,终成为一代宗师。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再简单不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可是要做到这样又何其难。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达观进取,笑看人生。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学习书法,许多人想成名,想发财,但往往事与愿违。越想得到果实,这个花就越不结果,这就是心态的问题。一个人把心放淡,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一步一个脚印,耐得住人间的清苦与寂寞,吸取前人法帖的营养与精华,书法水平自然会提升。纵观当代书坛,成功的每个书法大家无不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楷模。躲进小楼成一统,埋头练书法,管他春夏与秋冬,放大眼光,要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功到自然成。而范仲淹则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种种心理的产生,这些都是虚无的,最终都是生命里的幻影。对一个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放下杂念,沉浸于书法当中,万般皆下品,生命的意义变得崇高,自然是大不同了,凡尘种种的不惑都得到开解。学习书法的人,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按自己的路去走,坚持再坚持,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魏晋的豁达风流,淡泊名利,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对于学书者何尝不是一种绝佳的借鉴。
      各类比赛对于书法的普及与提高,勿庸置疑,作用是巨大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现在有不少的年轻人,在利益驱驶下沉迷书法比赛,不注重自身的修炼,想尽办法迎合评委的口味,挖空心思在形式上下功夫,因为只要一获奖,作品的价格成倍上涨,社会地位马上提高。的确,在短期,获奖可能是得了一些的利益。对于长期发展,并不见得可取的。参赛本是好事,目的性太强就不对了。书法根本上并不是拿来换取功名的,他是一门学问,俗话说得好,书法家是磨出来的。在深厚基本功支撑的平台上,书法最终比的是个人修养与学问。从古至今,书法大家哪位不是德才兼备,学养深厚的。可以得出一条结论,获奖不一定能成大家,大家一定是人格高尚,潜心学问,把艺术当作毕生事业追求的人。热衷于书法的年轻人,应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向大家学习,以大家为榜样,在德、艺、学三方面全面发展。

      书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书法是大众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写端端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广大书法家应端正创作方向,努力追求艺文兼备、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做一名人民喜爱的书法家,勇攀书法艺术高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人民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