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教授向彬:书法考研为了啥?给研究生的十句规劝

    ---

我自2005年招收培养第一届书法硕士生,到今年整整招收了十五届共41名书法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中已经有30人毕业。毕业后的研究生中,有的考上博士继续深造,有的进入大学担任书法专职教师,有的进入中小学担任书法教师,也有的进入出版社或杂志社作编辑,还有的走上了非书法领域谋生。

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十五年,我也一直在思考:书法研究生在考研准备、读研期间以及毕业之后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和发展?虽然现在我还很难给出一个完全满意的答案,但至少可以给他们说几句规劝的话,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十句话。



向彬 隶书自作诗

1

如果只是为了弄个学位

我建议你不要考研

从目前书法创作的状况来看,毕业于高校书法专业的“科班生”,大多掌握了相对专业的书写技能,所书写的作品很容易跟业余书写者拉开距离,近年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赛中入展和获奖名单中,这些“科班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但这些“科班生”如果想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考研是一条相对快捷的途径。

读研期间,不仅可以更加纯粹地练习书法,还能从学术层面提高对书法的认识,有利于指引自己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也有很多学生考研的目的就是想获得一个学位,认为有了研究生学历,选择工作的机会更多。如果只是为了弄个学位,我建议你不要考研。但凡凭实力考上研究生的人都知道,考研之路非常艰辛,好不容易考上的书法专业研究生,读研期间没你想像的那么美好,毕业时你更会发现,书法研究生就业太难了,手上拿到的这纸书法研究生文凭可能没法变成你理想中的“敲门砖”。



向彬 篆书箴言

2

尽管我反对以获得文凭为目的而考研,但社会很现实,研究生比本科生在求职时更具竞争力。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在学历学位方面就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看你研究生毕业的学校,甚至还看你的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毕业的学校。从这方面考虑,我建议考研的同学先选择报考的学校,“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应该作为首选,然后再考虑报考的导师。一般的研究生导师,其影响力远远小于“双一流”的影响力。尤其是找工作时就知道,如果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招聘单位很少问你导师是谁?如果你有幸考入名校又师从名师,你的书法发展之路会比其他人快捷很多。这不是我看问题很势利,而是社会的实际情况如此。当然,我眼里的名师不是某某书协“主席”“副主席”那些空头衔,而是真才实学的学者书家,因为这样的名师才能让你获得真知!



向彬 楷书自作诗

3

考上研究生就要做好读研计划

通过千辛万苦考上的研究生,不是用来“混”的,而要倍加珍惜。因此,一旦考上研究生,就要做好读研计划。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学术问题需要研究,创作问题同样需要研究。因此,书法研究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给自己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走一条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同步发展之路,但研究生期间,可以在学术研究和书法创作两个方面有所侧重,重点突破。学术研究是解决书法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而创作研究其实是不断地思考书法创作的原理、形式、内容、风格及表现手法,这种研究不是理论上的论述,而是在创作理论的指引下写出精彩的作品,在这作品中蕴含个人的审美理念和形式构成,展现自己的诗文才华和精湛书法水平。



向彬 墨竹小品

4

书法教育在我国实行是很早的,甲骨文上就留下了习字的书迹,可见书法教育与识字写字教育密不可分。我国古代还有专门的官办学校——“书学”,这是用于学习书写技能和相关文化的专门学校。“书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盛兴于隋唐,终结于宋代。唐代书学要修《孝经》《论语》《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等课程,而且规定《石经三体》学三年,《说文》学一年,《字林》学一年,对于书法技能,只要求每天写一纸;宋代书学明确要求学习篆书、楷书和草书三体,同时也要修《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论语》《孟子》等课程,由此可见,古代的书法专业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书写技能学习,而是一个相当完整的课程体系。

为什么自古以来把书法学习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定位呢?这是因为学问才是支撑书法人生的原动力。有了经史文化的支撑,有了扎实的字学基础,加上精湛的书法技能,这样的书法人生才能走得更远更辉煌!



向彬 篆书自作诗句

5

就书法创作影响而言

现阶段的捷径还是参展

尽管我多次撰写文章指出当今书法展览存在诸多弊端,但只要中国书法家协会还存在,尤其是这个协会在良性地发展,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尤其是获得重大奖励,是目前书法创作扩大影响最为快捷的方式。

当然,以入展为目的进行创作会存在很多弊端,但研究生学习期间,如果能在高层次展赛中入展或者获奖,还是要肯定的。需要说明的是,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展,要避免跟风,避免空洞地形式建构,要深入思考书法创作的美学原理和艺术表现,写出符合自己审美理念的作品,尤其在书写内容方面最好能自作诗文,这样的作品一旦入展,就是一种阶段性的胜利,而且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但如果只是表面地摹仿展览时风,而没有自我的创作定位,这样参展就很容易迷失自己,而且还会把自己弄得心浮气躁,最终走上书法创作的穷途末路。



向彬 梅花斗方

6

最好能担任书协主席

二十年前,我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时听到欧阳中石先生有这样一种观点,但我没有当面求证过欧阳先生。那时就有人抱怨书法家协会鱼目混珠。而欧阳先生就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就更应该加入书法家协会,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协会中真正的书法家越来越多,就可以稀释那些“鱼目”了。我认为欧阳先生所说的很有道理,只要书协继续存在,高水平的书法人才就要积极入会,只有这样,协会才能保持更好的纯洁性,自然,那些“鱼目”在众多珍珠中就稀释了,所起到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了。如果每个省、每个市的书法家协会,其主席团成员都是真正的书法专业人才,那就是书法界的“朗朗乾坤”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具有真才实学的书法研究生毕业后,将来有机会作书法家协会主席,就要当仁不让,这样的协会主席才能真正推动书法的良性发展。当然,要当上书法家协会主席,光有书法实力只怕远远不够,社会还是很复杂的,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



向彬 行书自撰联

7

书法需要养

但不是养尊处优的“养”

很多人说,书画艺术不是苦练出来的,而是慢慢地养出来的。貌似很对的观点,其实值得深入思考。艺术家成长的确是慢慢养出来的,任何拔苗助长和闭门造车都不是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但任何艺术都有技法要求,这是一道很高很严肃的门槛,书法也不例外。自古以来就没有技法拙劣的书法家,技法水平低下,再高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都是无济于事,都没法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书家。因此,在技法锤炼阶段是需要扎扎实实下苦功的,而且,锤炼技法是一辈子不能松懈的事情,需要长久地坚持下去。但是,只会埋头锤炼技法,而不研读经史文学,不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境界,只有空洞的没有灵魂的炫技,最终也难成大器。书法需要养,是指读书养气,提升自己的学养和境界,让深厚的学养浸润书法技能,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别样的生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书法神采和艺术风格。书法神采与艺术风格不是刻意的炫技表现,而是美感的自然流露,但这种流露没有经历艰苦的技法锤炼是没法实现的,简单表面的养尊处优永远也“养”不出一位划时代的书法家。



向彬 篆书自作诗句

8

我国书画市场是很怪的,作品的价格是因人而贵,而不是取决于作品的艺术水准。因为很多买家是没有能力鉴别书法作品好坏的,要他们根据书法作品的好坏来定价购买,这是很长时间之内都没法实现的事情,提升有钱人的艺术审美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鉴于这点,如果你认为学书法很有“钱”途,那些买你作品的人会鱼贯而入你家之门,这样的艺术之梦最好暂时打消掉。在很多人眼里,你写得很好的作品,他是很想要的,但要他花钱来买,绝对不愿意的!因此,靠卖作品来发家致富,对很多书法家而言是很有难度的。当然,国内有不少书法家的作品卖得很好,但这样的书法家所占比例是很小的。我的观点呢,早年的书法作品卖得越少越好,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和研究生毕业后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也就是五十岁或者六十岁之前,尽量少卖作品,因为这个阶段的作品是很不成熟的,至少没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当然,每个阶段书法作品都有每个阶段的特征,适当卖几件是可以的,但不要批量生产,不成熟的作品宁可自我销毁也不要流入市场和社会,等以后真正有水平了,多卖几件,那样的作品更有收藏和观赏价值。但矛盾的是,越是年轻时候越需要钱,不卖作品,靠什么挣钱啊?其实,你是否了解过,年轻的书法家,能够卖出作品究竟有多少呢?更多人都是靠作品之外的收入在养家糊口,所以,你可能需要谋求一份卖作品之外的职业来谋生,在谋生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书法艺术,这样耐心地坚持下去,时间一到,你就会成功,相信自己!


9

书法的终极目标是审美境界和人生品格

不练技法肯定成不了书法家,如同练武之人不练功一样,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书法也是如此。武术和书法都需要技法动作来完成,技法水平越高,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造诣越高,但书法还不完全等同于武术。因为书法不仅仅是技法,而是书法家内心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品格通过精湛的书写技能得以展示,这种展示的结果是书法作品。作品中笔法精湛而变化多端,笔画生动而精神焕发,笔力遒劲而气韵流畅,章法和谐和格调高雅。笔法、笔力、字形结构乃至章法处理,都可以通过技法学习得到提升,但线质的不同美感,气韵精神乃至多样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品格就不是锤炼技法所能实现的,而书法最能打动人心的正是其气质精神,这是书法家毕生的追求。因此,提升学养与锤炼技能同步发展,才是书法家成长的“不二法门”。



向彬 空谷遗香

10

如果把书法停留在技术层面,这将导致书法没法长久地发展下去,而只有文化才能真正推动书法的持续发展。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都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这时代烙印就是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品格,这文化品格其实也是每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乃至科技的综合体现。文化对于书法的影响,在很多人看起来觉得很虚,认为文化指导不了书法技能的提升。但我觉得文化不仅是书法家的人生导航,更是书法家前进的可持续驱动力,是滋养书法家形成独特艺术气质的重要养分,是区分书法家艺术境界高低的参照系数,是间隔书法家最终“得道”还是“入魔”的一堵法墙。古代书法家遵循由技入道的自然法则,体现书法作品中的收放、藏露、离合、虚实等相生相消的阴阳协调,避免作品中的雕琢刻板与失度狂怪之气,使作品中的端庄儒雅和正大雄强之风与书法家的为人处世与修身治学紧密结合,把看似寻常的书法创作与文化传承高度融合,只有这样,书法才能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脉,走上真正的康庄大道!

以上十句规劝之言,或许言之不当,或许你已知晓,如果能有二三言为你所用,这今晚的劳动没有白费!如果你觉得可取,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但愿能为书法研究生有所启迪……

(作者系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研究生导师。)